Sunday, March 3, 2024

我信罪得赦免,《使徒信經系列五》約 16:1-11

 我信罪得赦免

《使徒信經系列五》
約翰福音十六章一至十一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04
國語堂
英語堂



引言

我從小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坐不定,好動, ADD,我從小參加教會,我曾經是兒童主日學的四大天王之一,主日學老師看見我就頭痛,我印象深刻的是因為頑皮,被趕出兒童詩班,所以我很同情教會裏那些頑皮的小孩,我們千萬不能放棄他們,因為他們長大後,可能都是做牧師的,而且越頑皮,越有可能。我就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我小的時候,每次聽見福音,說:神愛世人,信耶穌,罪得赦免,我都深受感動,因為我是一個有罪的人,我需要耶穌,所以我非常願意決志,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決志,希望耶穌能洗乾淨我的罪,使我的罪得赦免。

究竟罪得赦免是什麼一回事?我們的罪如何得到赦免?

《使徒信經》第三大點,我信聖靈,罪得赦免,是什麼一回事?我們的罪如何得到赦免?

罪得赦免是神的救贖計劃,神要拯救罪人,得與神和好,罪得赦免是在基督裏造成,基督捨身流血,代贖我們的罪孽。罪得赦免是藉着聖靈,使我們知罪、認罪與赦罪。



罪得赦免,分享三點:
一、知罪
二、認罪
三、赦罪


一、知罪

人能知罪嗎?知道是罪嗎?知罪比想像中困難得多。

中國哲學及宗教思想中,佛教中有十惡,與七情六慾,是因果與緣份,有善縁與孽縁等觀念,不講罪的。儒家傳統中,講的是「過」與「錯」、卻唯獨缺乏罪的觀念。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講的是丟臉,不要臉,沒臉,很難把面子翻成英文,沒有一個英文的字,能表達中國人面子的觀念,講的是榮譽與羞恥,而罪是犯法,奉公守法的人沒有罪。



我的父親:奉公守法、不偷不搶、那裡有罪?只要對得起良心就好了。

我們的信仰,先講人有罪,後推介基督受死,用因信稱義的救法,再邀請各人決志接受,時常引起中國人氣憤、反感,難於接受。

我們喜歡講愛,以恩情神學為起點,強調神的愛、神的恩典、關懷顧念,源自三一真神內在親情,基於聖父、聖子、聖靈外彰恩情。對具有關係至上之背景的華人,救恩是恩情。

我對一群中國大陸的教育界傳福音,講愛,不講罪。講天人合一,歸家與神和好。

知罪卻是罪得赦免的第一步,若不承認自己有罪,如何能知罪?



羅 3: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射不中靶,神的善與惡的標準。因若在這標準之下有所虧欠,這就是罪了。


罪有兩種,第一、是做出來的惡行,例如殺人、偷竊。因此人有拒絕去做的責任,是必須不作、不可作、不允許作的罪,在絕對的黑暗中,人的不應行在黑暗之中。

第二、時間作而不作的善行,例如見死不救,自己有能力卻不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這是沒有去做的罪,因此人應該是積極地應該做,有義務去做,是義之所在,責無旁貸,別無選擇,不作不可、不允許不作。罪的標準是神所設定,根據他的屬性,建立聖潔的標準,人要求自己不單不做錯的事,更要做正確的事,這是我們的責任。

人並不喜歡神設立的標準,喜歡自定什麼是善與惡,從亞當夏娃開始就是這樣,神說:分辨是惡處的果子,你不可吃,吃的日子,你們必死。亞當夏娃卻不以為意,認為,吃了也不至於死。以自己的善為善,自己的惡為惡,這就是人的罪了。不信的罪。

自圓其說,找藉口,例如: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我沒有選擇。或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我願意作的,但我卻沒有辦法不去做。又或者與人比較,人人都去做,我做也沒有什麼問題,又或者說,若沒有人問責,就沒有問題,例子:外國學生在美國是不可以工作的,但是,打小工,收現金,一點點錢就不是犯法,所有人都做,連神學生也都這樣去做,我去做也沒有問題,又沒有申報收入,政府也無法知道,沒有問題。罪若轉一個角度去解釋,都不是罪。



我們把罪當回事嗎?

如何認識自己的失喪?知罪,了解自己是罪人?完全敗壞?無力自救?

第一、透過基督,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基督原是審判者,卻為我們的緣故受審判,我們為自己的緣故,卻想自我定奪何為善何謂惡,結果活在神的審判之下。

人只有在基督身上才看到神對罪是那麼認真,罪嚴重到一地步神要以自己兒子的生命來對付罪。不信的人不以為罪是那麼嚴重,以為自己有能力去對付罪,結果他就活在神的震怒之下,這是罪的真相。

第二、藉着聖靈,聖靈神給力的同在,將基督客觀救贖的真理變成我們主觀的經歷。約翰福音16:7-11。


7我若去,就差保惠師來。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指証世人,自己責備自己。(convince)証明、說服你有罪,不義、該受審判,

林道亮牧師:傳福音的時候,需要禱告,求聖靈把人心中的眼睛打開,把黑布拿走,人才能知罪、看見自己有罪。

聖經唯有耶穌能使瞎眼得看見。

但聖靈卻已經在我們傳福音的對象心中動工,聖靈不會強求他們相信主,卻有能力說服他們,叫他們知罪,明白耶穌是他們唯一的盼望。

聖靈叫人知罪,有幾方面的意義:

第一、知道對與錯的標準,幫助人明白神的標準,叫人看見自己的罪,第八節:他會說服世人,叫他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巴特認為人常有一種錯覺,以為人只要自省其身,就知其惡,人不知的是「在對自己是詭詐的這件事上,人是詭詐的。」聖靈會說服世人,叫他們為罪

第二、聖靈叫不信者明白自己不信的罪,這是所有最終最基本的,因為世人選擇不相信,所以聖靈會來責備指責他們的罪。

第三、聖靈會叫人感到羞愧,讓他們承認自己的罪。讓門徒明白世人的確犯了罪,將世人的罪揭發出來。聖靈也像一個測謊機,驗謊言,準確性是百分之一百,準確地定罪,完美的控訴律師,控訴的目的是希望罪人能夠得着救恩。

第四、聖靈會叫他們甦醒過來,讓他們看清楚自己犯罪的這一事實,催促他們悔改,而不只是單單改善一點而已。聖靈打開不信者的眼睛,讓他們看見真理,以致他們可以對福音作出回應,聖靈所履行的責任,就是光照不信者的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需要。可以得着耶穌以為他們預備好的救恩。

二、認罪

因着信而得稱為義,罪得赦免,從正面說,認罪就是一種絕對順服的謙卑,換句話說,順服於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拋棄一切以為可以自救的幻想,謙卑地接受他為我成就的一切。

認罪不是一次成就了,以後就無需理會的事。認罪是每天晚上及早晨都必須要思想的。我們犯罪得以赦免不是因為有信心,也不是因為認罪夠懇切,乃完全因為基督的緣故,我們得以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第一、你必需承認你有罪
彼得犯罪,三次不認主
彼得知錯了
就在這時候,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廿六 74-75)。
彼得知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猶大也知錯,馬太把兩人知錯的反應放在一起,作一強烈的對比,先寫彼得,再寫猶大。耶穌被定罪之後,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覺得不太對勁,耶穌沒有如他所估計,反抗,沒有揭竿起義,卻像羊羔被帶到宰殺之地,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説:「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廿七 3-4)

「我有罪」(廿七 4)這是罪得赦免的第一步,第一要過的關!這是悔改的第一步,你不要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一步,死不認錯的人多著是!

「我沒錯,都是你的錯!」
「我發脾氣是因為你激怒我!」
「我打你因為你太可惡,非打不可!」
「我破壞了你的婚姻,偷了你的丈夫,是你的錯,你沒有把他照顧好,所以你的丈夫才離開你,如果你使你的丈夫快樂滿足,我又能做什麼!你想想,都是你的錯!」

或者主張「積極思想」的人會説:「只去想你做對的事,不要去想你做錯的事,那你就不會憂鬱,想去自殺了!」他們會這樣的去勸慰猶大--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想想三年多,你如何的跟隨耶穌,常在他左右,你已經做了很多了,不要想你賣了耶穌的過錯,只去想想神對你的恩寵(flavor),那你就會快樂,想想你為耶穌做了多少的好事,積極的思想必帶來平安!」可是這種的想法,一定找不到歸家的路!因為他認為他根本不需要回家,他根本沒有迷路,不承認自己迷了路的人怎樣回家?!

承認「我有罪」,你願意去做嗎?這是第一關,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聖經上七個人說過這三個字:「我有罪!」(I have sinned.)

a. 法老 出九 27
b. 巴蘭 民廿二 34
c. 亞干 書七 19-20
d. 掃羅私自獻祭 撒上十五 24
e. 大衛 撒下十二 13
f. 浪子 路十五 18-21
g. 猶大 太廿七 3-4

七個人之中,只有大衛與浪子終於走上了罪得赦免歸家的路,嚴格來説,只有一個人真的踏上了歸家的路,浪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只有大衛懂得罪得赦免的路!所以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

第二、你必需要真心的懊悔與為罪而憂愁
1. 彼得出走痛哭,傷心難過。猶大也憂愁,後悔,把賣耶穌的銀錢丟在殿裡,還給祭司們,想回頭,想從頭再來,想按「刪除」(Delete)的鍵盤。

2. 這兩個人的憂愁,請注意是兩種不同的憂愁,根據哥林多後書七章十至十一節,這兩種的憂愁是同一個字(sorrow),在感覺上是一樣的難過,一樣的痛苦,但出發點與結果卻絕然不同:



1)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godly sorrow)

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是生出悔改,以致得救,這種憂愁不是只想處理掉犯罪的後果,而是為罪而憂傷,為得罪神而難過,這難過不是長期的,而是帶來力量,帶來決心、殷勤、熱心去改變,結果是悔改的生命,改造的生命,殷勤的生命。

例子:保羅寫了一封很嚴厲的信給哥林多教會,使哥林多的信徒難過與憂傷,但這憂愁是短暫的,因為他們悔改,認錯,而且有實際的行動去改變,對付教會中的假先知,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大衛受拿單先知責備之後,承認自己有罪,為自己的罪而憂傷難過,寫詩篇三十二篇、五十一篇,為自己的罪得罪神而難過,渴望神為他重新造正直的靈,恢復與神的關係,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浪子在吃豬吃的東西的時候,他想起父親,「我得罪了天(神),也得罪了父親!」為自己的罪得罪神得罪人而難過,結果他決定起來回家,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2)世俗的憂愁(Worldly sorrow)

世俗的憂愁只有後悔叫人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憂愁,為自己難過,焦點是自己,為自己為什麼那麼壞而難過,犯的罪一幕一幕的在腦海中重演,罪疚感很強,沒法過得去,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付犯錯的後果,除去自己難過的感受,而自殺是最自私、最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不管別人怎麼樣,不想方法去重修破損的關係,不去面對結果,一死了之!

世俗的憂愁沒完沒了,沒有殷勤與決心去改變,沒有悔改,只有後悔,結果是死。

例子:掃羅為自己私下獻祭而憂愁,撒母耳宣告他行了這惡悲慘的結果,神要興起另外一位作以色列的王,掃羅害怕,從此以後終日憂愁,為自己失去的難過,從沒有試圖修復與神的關係,認罪悔改,只想改變結果,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憂愁。

例子:法老也是一樣,害怕神所降的災,兩次承認「我有罪了」,但後悔卻不改,難過的只是因為十災所帶來的傷害,是為自己的損失而難過,沒有悔改,沒有改變,是屬於世俗的憂愁。

例子:猶大的憂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惡,流了無辜人的血,為自己一手做成的大錯而難過,後悔了,焦點是自己錯誤的判斷,罪疚感很強,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錯誤與造成的後果,沒有想修復破損了的關係,這憂愁終於引進死亡。

例子:當我得罪了妻子,向妻子道歉:「好了,對不起!」只是想把事情了結,不想去面對得罪了妻子的後果,想今天有好日子過,從沒有真心的悔改,為自己的錯而憂傷,為得罪妻子而難過,這種的道歉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例子:前美國總統尼克遜(Nixon)是美國第一位因為犯罪而被迫辭職的總統,他的副總統福特(Ford)寫了一本的回憶錄《醫治有時》(A Time to Heal),書中形容尼克遜是具有敏捷的思想的天才,對政治氣候有強烈的感應,分析外交政策問題有獨特的能力,又果斷勇於行動的人,但他有一嚴重的毛病,就是他的驕傲,他是一個極度驕傲的人,常在別人身上找毛病,正是這原因使尼克遜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在水門事件上他從來不覺得他有問題,在他辭職的時候,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你的總統不是個壞蛋!」在他退位之後,福特總統就任不久用他總統的特權宣赦尼克遜一切的罪過,但尼克遜從來沒有認錯,卻努力地改造他失敗的形象,早出晚歸,宣揚他過去的成就,希望人記得他的功德,他如何開展中美的關係,從不提水門事件,他沒有面對他的過錯,這是尼克遜的故事,你的故事又如何?當你犯錯的時候,你的反應如何?你是否能找到歸家之路?

三、赦罪

你必需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1. 彼得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神恩典的門是為你而開的,神的饒恕等著你,是你要不要?加利利海邊彼得與耶穌相遇,耶穌主動的去尋找彼得,最後彼得蒙饒恕,接受饒恕,從新出發,成為十二門徒之首。

2. 猶大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過錯

猶大還是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自殺去解決問題(Take matter into his own hand.)神恩典的門為他大開,猶大沒有進去。恩典是要接受人家的恩惠,不是靠自己努力、功勞、白白不用付錢、不靠自己的才是恩典。猶大到死仍靠自己,不要這恩典,焦點放在自己的痛苦上,只希望能得解脫,從沒有給神一個机會,猶大自責希望痛苦的感覺不再有,自己要解決問題,自殺而死,一了百了,結果猶大錯過了三天後的復活,錯過了從神而來饒恕的機會,他的自殺相差耶穌復活只有四十個小時,他卻沒有想起耶穌的話,也沒有給神一個機會。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猶大錯過了這平安,與神和好,罪得赦免的平安。

猶大出去吊死後的第四十天,聖靈降臨,門徒得著了能力,改頭換面,成為神重用的使徒,猶大因為自靠而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猶大可以成為神恩典最大的見證人,若他能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他可以見證神豐盛的慈愛,「我這個賣耶穌的人,也可以蒙神的拯救,你豈不是更可以嗎?」猶大卻沒有悔改,最終成為千古的罪人--沒有得饒恕的人!

這種態度上的轉移,對一些人來說絕不容易。對出賣耶穌的猶大,成為了他的致命傷。他今天在地獄中沉淪,不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而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後悔了,卻仍掌控自己去解決問題,不肯接受從神而來,賜給所有願意的人,白白赦罪的恩典。

3. 放下自己,接受神的恩典真的是那麼困難麼?不要想自己太多,想想神有多難過,走向祂,起來回家!不要靠自己去解決罪的問題,你是沒有辦法的,唯一的路是信靠他。

你是否經歷認罪、悔罪的時候,罪得赦免的真實經歷?
約翰一書1: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信經出現的公元第四個世紀,罪得赦免的問題非常突出,幾年之前,在最殘酷的迫害之後,皇帝君士但丁結束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很快被接納,信奉基督教幾乎成為一項義務。

在迫害結束之後,那些在迫害中軟弱的基督徒希望被教會重新接納,罪得赦免,得到饒恕,但有些基督徒提出抗議,認為教會是神聖的,怎能接納如此明顯的罪人?怎能接納拋棄信仰的人?,因此他們不承認接納教會中被罪所玷污的信徒,認為這些叛教者最不得赦免。

今天我們仍有這個問題,我們不斷承認我們的罪,不斷聽到我們的罪已被赦免的保證,然後作為罪得赦免,和上帝和好的人,彼此民安,彼此相愛,但在同時,如果一個人因極之敗壞犯罪,甚至造成醜聞,我們的確難以接受,這些人大部份都離開教會,一部份原因是修辭,另一部份原因是其他信徒故意避開他們。聚德赦免,並不是廉價的,並不是輕易的事。

人際關係上也是如此,有些人相愛了我們,我們無法原諒,心懷怨恨,難以釋懷,甚至暗中報復,告訴所有人他們所做的一切,心中仍有怨恨。

我信罪得赦免,首先,宣告我們自己以得被赦免,這句話緊接着聖義工諸教會和聖徒相通,意思是我們因為罪義得赦免,我們得以在聖徒相通神的家中成為一份子,在教會的團契裏,藉着聖靈的工作,經歷罪得赦免的信徒團契。



當我們宣告罪得赦免,也是宣告赦免別人的罪。而且是有聯繫的,主禱文說:你們饒恕人的過分,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分,你們不饒恕人的過,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分。馬太福音六章14至15節。我們不饒恕別人,因為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已被赦免,我們可能覺得根本沒有做需要被赦免的事,我們相信自己的價值,只是因為我們自認為比別人佢而不饒恕的人好。當我們自己不願意,饒恕別人,我們也不明白自己是被饒恕的。


結論




討論問題

1. 根據聖經,什麼是罪?與中國人的「過錯」觀念有何異同?
2. 請分享聖靈叫人知罪(convict the world concerning sin)的經歷,聖靈如何叫人知罪?
3. 認罪與悔罪有什麼關係?若認罪卻沒有悔罪,問題何在?聖經中的法老王(出 9:27)、掃羅王(撒上 15:24)與猶大(太 27:3-4)都說「我有罪!」,為什麼他們卻沒有蒙赦免?
4. 請分享的罪得赦免的經歷。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我信永生,《使徒信經系列六》約一 5:11-13

 我信永生

約翰一書 5:11-13 
《使徒信經系列六》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11
粵語堂






引言


(Picture)人追求長生不老,嫦娥奔月吃了西王母的仙丹,現代仙丹:魚油、B12、D3、黑蒜、豆芽。想活得更長久。


永生不是量無限的增加,人長無限期的活下去,其實是很恐怖的。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講述了一個人喝了不朽之河而長生不老的故事。但如果沒有死亡,生命就缺乏意義,非常的痛苦,每天起來,都要繼續活下去。 有一天,這個人得知另一條河可以帶走永生。他在地球上徘徊,經歷幾個世紀,喝著每一個泉水和河流,尋求結束無盡生命的詛咒。 博爾赫斯寫道:「死亡使人變得珍貴而可悲;他們所做的任何行為都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現今的生命無限的延長是毫無意義的事,事實上,人類六千年的歷史令人厭煩!嫦娥在廣寒宮是否快樂?


聖經告訴我們,長生不老並不是好事。創 3:22耶和華  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有罪的人,若是不朽,是非常痛苦的事!


例子:一般健康人體的細胞可以不斷分裂 40-50 次,就會死,稱為海佛烈克極限。若是細胞長生化(Immortalized cells),就是癌細胞,不單只無益,甚至可以致死。

(Need)永生是什麼?是質的變化,我們如何得著永生?這是一個切身的問題。



(Text)約一 5:11-13 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

(HP)永生是有耶穌永恒的生命。



(Preview)
一、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現在版
二、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復活版

一、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現在版


「有神的兒子耶穌」就有永生,當我們信耶穌的時候,我們就有神的兒子在我們裡面,約翰福音的「常在」(abiding)是描寫永生的生命,耶穌常住在我裡面,我常住在耶穌裡面(約翰福音 6:56;14:23;15:4-7)。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的表現,基督住在信徒裡面,我們住在耶穌裡面,顯然具有本體論的意義。是由信主的時候開始,有了神的兒子,就有了永​​生,因為耶穌本身就是與父同在的永生。祂自己有永生,並且將永生賜給那些相信祂的人。

這個永生的意思,第十二節下半節,從反面再說一遍,反過來說,也是對的: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生命(life)與永生(eternal life)在約翰一書裡基本上是同義詞。

今天你有沒有神的兒子住在你的裡面?你有沒有住在神的兒子裡裡?若你有神的兒子,你就有永生,耶穌帶來了生命質的改變,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

第十三節,約翰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是約翰一書的目的(語用)。約翰要告訴我們,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永生。

約翰一書以「永生」開始:「1:1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2 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永生是實在可以體驗的,可以聽見、看見、摸過,是跟隨過耶穌的使徒親身的經歷。永生現在就可以知道你有沒有永生。

約翰一書的結束:5:20 「我們也知道,上帝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裏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裏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翰一書的生命幾乎都是指今生永生的現今版,我們認識的耶穌是真實的,我們也耶穌裡面也是真實的,耶穌就是永生。「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 1:4),「生命在我,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永生」。你信這話嗎?」(約 11:25)

耶穌就是永生,當我們相信耶穌時,我們就已經體驗到了一種生活品質--永生。「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

永生就是耶穌,有耶穌就有永生,所以永生現在就開始,信耶穌之後,耶穌在我裏面,我在基督裏面,永生就開始了。耶穌是真實的,永生也是真實的,永生是耶穌在我裏面,我在耶穌裏面,這好像是很抽象的觀念,實際是什麼意思?

我們來看看約翰是如何描寫永生的現在版,首先,不至滅亡的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說,永生是不至滅亡的意思,約翰福音10章28節,耶穌將永生賜給我們,我們永不滅亡,沒有人能從耶穌手中將我們奪去,永生是出死入生,復活的生命,不用懼怕死亡的生命,信耶穌,得永生,我從今就不怕死亡,出死入生了。今天是年初二,新年流流,不要講死亡,意頭不好,當我們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顯示我們都是怕死的人,都不想提,怕新年講死,就真的會死。「你還在講死亡!」我可以不講,但永生就是不至滅亡,有復活盼望的生命。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生命與永生在約翰的筆下是同義詞,所以司徒聖經將我信復活,我信永生。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永生的現在版,因為有耶穌的生命,我們有復活的確,這是質的變化。

新約聖經是本於復活的國度寫成的,沒有復活事件就沒有新約的存在。整個新約神學亦即是復活神學,是以復活的角度去描寫救贖,及輪到將來必成的事。這一點不單止叫基督教跟其他宗教分別出來,同樣是基督徒無論在順境逆境,都能發揮信仰的力量。而教會完全是本於復活而建立的,沒有復活就沒有教會,教會的建立不是因着人的組織或某種崇高理想,乃是人經歷了復活的大能後,能不懼怕死亡不懼怕威嚇,去見證這位復活的主。

第二、永生有耶穌的生命,是屬靈的飢渴,得到飽足的生命,約翰福音四章14節,永生有耶穌,我們得與神和好,屬靈生命活過來,永生是活潑的屬靈生命,因認識耶穌帶來滿足的生命。
例子:

第三,約翰福音八章12節,不在黑暗裏走,永生的光,耶穌是光,我們有耶穌的永生,是活在光之中。不在黑暗裏走,是有方向,知道自己是去哪裏,行在光中,走在正路上,約翰一書,怎樣知道你有永生:3:9,不犯罪(practice sin),是勝過世界,5:4。二章29節,行公義就是從神生的,是有耶穌的生命。

第四、永生有耶穌的生命是彼此相愛,四張七折,三章11至17節,很弟兄卻沒有。卻說自己有永生是互相矛盾的事,永生不在他裏面。

這是永生今生真實的體驗,由聖靈而彰顯的生活

在聖靈裡以愛心顯明的信心生活(道德行為的範疇)將客觀的真理變為主觀的經歷,例如永生是認識神的生命,聖靈將這刻觀的真理,給能力我們活出愛人的生活,成為主觀的經歷。例子:夫妻一起讀聖經,認識耶穌的滿足。

例如:聖靈叫我們之罪、認罪、悔罪對經歷赦罪,活出勝過世界的生活。我們赦免的經歷,不犯罪靠自己是不能的,是聖靈的工作。例如:信主之後,,父平時不願意付的咖啡費用。

永生的現在版,你信主之後,有沒有經歷過?你是否知道你有永生,是同樣的問題,你若經歷過永生的現在版,你就知道你游泳生,行公義,勝過罪惡,彼此相愛的生命是在基督耶穌裏永生的生命,你廚房知道你有永生?你是否經歷過永生的生命?

或者你說:我剛信主的時候,由這樣的經歷,現在信主多年之後,已經沒有這種經歷改變了, 十年不變,若是這樣的話,你永生的生命現在辦是死氣沉沉的,牧者的建議: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叫聖靈擔憂,要被聖靈充滿,隨着聖靈而行:順着聖靈的意思去做,經歷永生的生命,例子:我被聖靈感動的經歷。


二、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復活版

永生有耶穌的生命的現在版,只是開始而已,卻還未完全開始,最好的還未來到,我們有耶穌的生活,住在耶穌裏面,保羅說,我們如今是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全知道了,正如神知道我們一樣,是面對面與耶穌的生活,是榮耀、不朽壞,、永恆的生命。

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永生是質量的改變、與主永遠同在。死亡不是一個終結,只是一個開始,是進入榮耀的踏腳石,預備將圓滿的生命表達出來。

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聖餐的目的:「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藉等到他來。」聖餐是一個末日的勝利,基督徒今天的盼望,是從聖餐中被挑旺的。

描寫永生與天堂的詩歌:

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When we’ve been t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 first begun.
將來在天安居萬年,恩光如日普照,好像最初蒙恩景況,讚美永不減少。

千萬個理由 10,000 Reasons: 
And on that day when my strength is failing. The end draws near, and my time has come. Still, my soul will sing Your praise unending. Ten thousand years and then forevermore. 
直到那天    我的力量衰退,生命終點,已在我面前,我仍要讚美,歌聲不間斷,從今時一直歌唱到永遠。

永活盼望 Living Hope: 
Then came the morning that sealed the promise. Your buried body began to breathe Out of the silence, the roaring lion. Declared the grave has no claim on me. Hallelujah, praise the one who set me free. Hallelujah, death has lost its grip on me. You have broken every chain. There's salvation in your name. Jesus Christ, my living hope
那破曉清早,要兌現應許。墳墓裏走出,甦醒身軀。破碎了寂靜,獅吼的宣稱。死不可以,再等於終結。哈利路亞,神配受極大讚美。哈利路亞,除去捆綁頌讚祢。死的捆鎖離了我,祢這救恩釋放我。祢是我永活的盼望!

行動建議

我在車禍中的經歷。想像當你親眼見到耶穌的時候,你會對他說什麼?他會對你說什麼,都是復活的生命生命的復活版,就全知道耶穌了是永生復活版的完美版,那是再不需要婚姻,並不需要,沒有眼淚,並不需要眼淚,沒有死亡,不用害怕,沒有憂傷,耶穌擦乾一切的眼淚,沒有麻將,並不需要打麻雀,沒有超級盃,並不需要娛樂,沒有太陽,並不需要太陽,耶穌就是光。

或許人生有很多遺憾,完全的愛在耶穌裏,主啊:我願你來!這是永生的復活版。

結論

我信!阿們!

對信經說阿門就是在上面簽上我的名字。 我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我授權它:阿門。
有人能真正全心全意地說阿們嗎? 在信條的最後一句話中,我們不應該祈禱嗎? 我們不應該在信條的結尾說:“天啊,我希望如此!” 怎麼會有人敢說「阿們」呢?

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他說:上帝是信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並不是「是」和「否」。 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所宣揚的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不是「是與否」;而是「是」和「否」。 但對他來說,這始終是「是」。 因為在祂身上,神的每一個應許都是「是」。 因此,我們藉著祂說“阿們”,以榮耀上帝。 (哥林多後書 1:18-20)

整個信經都是關於神的行動、神的代理、神的主動。 即使到了最後,當我們說「阿們」時,我們也不是利用自己的資源,而是利用上帝的資源。 我們正在參與耶穌的行動,耶穌仰望上帝的面容,看到上帝所有的道路和作為,然後說:「是的! 阿門! 當我們念出這個信條時,我們用自己微小而充滿希望的聲音回應祂強大而永恆的阿門。

因此,在信經的最後,我們將自己的聲音與祂的真理結合——我們還能做什麼?我相信…阿門! 帶來行動,生命的改變。

If we say we believe, we believe in who God is. It affects the way we live.
To share it.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惟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系列一》哈 1:1-2:5

  惟義人因信得生

《哈巴谷書系列一》
哈巴谷書一章一節至二章五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17
國語堂





引言


哈巴谷書是小先知書的一卷書。對於小先知書而言,我們通常是比較陌生的,我們對小先知書的認識, 常是其中一、兩節有名的經節而已。例如瑪拉基書,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有關什一奉獻的那節經文,三章10節,對撒迦利亞書的認識,就是有關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的那節經文,四章六節,彌加書較熟悉的,就是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 存謙卑的心,與你們的神同行,六章八節,而哈巴谷書有名的經文,是惟義人因信得生,二章四節,被新約作者共引用了三次,羅馬書一章17節,加拉太書三章11節,希伯來書10章。38節,成為我們信仰的依據。

但是每一卷小先知書都有其重要性及主題,不只是其中的一、兩節代表性的經文而已。哈巴谷書帶出的意義深遠,把神的救贖計劃簡單地說出來,指出罪的普遍性,點出人類對罪惡的看法,然後說出神如何處置罪惡的問題,在點出神對罪惡所用的救贖方法。

神的方法,不只是消極地隨滅罪人,還積極地救贖罪人,使人因信而稱為義、因信而成為義,並因信而得着神的生命。有神的同在,就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因倚靠神而歡喜快樂,過一個得勝而喜樂的生活。

一般聖經學者認為,哈巴谷先知說預言約在主前605至587年之間,很可能是猶大王約雅敬時期,或與耶利米先知同期,當時正值巴比倫入侵猶大之前。先知早就預言猶大國即將被毀滅,到了主前587年,他親眼看見預言應驗,耶路撒冷被巴比倫軍隊完全摧毀。

哈巴谷的問題是因為看見了一些不公平的事,看到國中的罪孽,遇到了很多沒法解決的問題,他來到神的面前,希望神可以幫她解決。但他求問神,心中卻有自己的想法,及知認為對的解決辦法,出乎他所料的,第一,神沒有馬上回答他,也沒有他看得到的即時動作。第二,神後來所回答他的答案,如他所期望的標準答案,相差太大了。

哈巴谷所遭遇的情況,也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很多時候我們遭遇一些認為不合理的事,就會覺得神為何看不到、為何遲遲未處理。我們會覺得假設我是神,我就一定會很快處理,也會如此如此地處理得合宜。我們一定認為,我們的處理方法才是最好的。很容易就會質疑神的處理方法,不認同神的方法,我們禱告的目的,是想改變神,是想神照我們所設定的方法去行,而不是尋求神的旨意並讓他改變我們,使我們可以照神的計劃而行。

我們常常不滿意周遭所發生的事,認為假如我是神,就一定不會讓這些事發生,我們的理想是,最好這世界什麼壞事都沒有,只有公義的事,就天下太平了。我們不知道,人墮落後罪惡就充滿世界,不公不義的事是一定會發生的。神常常用不同我們所認為的時間及方法,神有他的作為,他沒有停止過他的作為,只是他的方法,與我們所想、所期待的不同而已。

神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是治標,也能治本,不是解決暫時的問題,更要永遠解決這些問題,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是,可能只是看見其中一面,卻看不到更廣的其他一面,篡位何用嘉勒底人的侵略回答哈巴谷呢?神的容易,是要把哈巴谷的問題,提升到更大的層次,因為哈巴谷所看到的,是有關罪惡的問題,而罪惡不只是猶太人才有,迦勒底人也有,全世界的人都在罪惡中,,不只是哈巴谷所看到的猶太人的罪而已,神故意把迦勒底人的問題指出來,就是要哈巴谷知道,其實哈巴谷只看到猶大的罪,而神更看到全世界人的罪,我們看到的問題,常常只是一個點而已,但神所看到的,卻是線及面的問題,神要解決人類罪惡的問題,不是用人想的簡單方法,不只是把罪人滅掉而已,這只是公義的方法,只是暫時的,神加上慈愛的方法,把他的救恩顯明出來,使罪人不只可以有除罪的途徑,還可以因着神所賜的生命,而活,得到勝過罪惡的能力,也就是說神所用的方法,就是救恩的方法,唯有救恩,相信神,才真的可以解決人類罪的問題,相信義人信得生,因為這是救恩之路,而且是全面的答案。

在哈巴谷的眼中,或許以為猶大的罪比迦勒底人的罪少,所以認為神用不義的人,去吞滅比他們公義的人,但在神的眼中,人人都是罪人,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在神的眼中,沒有誰比誰公義、誰被誰不義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都需要救贖,都要得到基督寶血的洗淨,接受基督得到神的生命,這才是神所設定的答案。

罪人得救的路,是因信得義。
義人因信得生,為這個字是緊接着前面一句話而來的,是一種對比,義人的信心與前面迦勒底人的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成為對比。

但義人因信得生對當時的意義,是上文神所指示先知的,他的旨意對世代的審判有一定的日期應驗,唯有不看目前環境的邪惡不義,不因神遲延伸張公理而疑惑神的作為,反而一心信賴神的,必然得生命與安息。

但這句的意義不是僅只當時,更重要的意義是說明神的救贖原理,就是因信稱義的真理,義人因信得生,在新約三卷論及救贖聖經的經卷中都引用了這句的說話,羅馬書一章17節,加拉大書三章11節,希伯來書10章38節。

惟(but)義人因信得生,三個重要的字:
義(the righteous 形容詞:a person characterized by righteous actions and morals)
信(by his faith 連接詞 + 所屬代名詞 + 名詞)
生(will live 動詞,Qal, imperfect)

這三個重要的字,各有特殊的意義,加拉太書告訴我們什麼叫信,希伯來書第11章,解釋什麼是生的表現,這生命是從信心而來的。羅馬書主要是解釋什麼叫做義。

加拉太書告訴我們什麼是信:信不只是完全接受神所給我們的,還要完全放棄我們既有的一切,就是知道自己是沒有任何功勞,可以用來換神的恩典。
       
因信稱義、因信而活的真理早已隱藏於舊約的啟示中,所有人都是因信稱義,憑信活着的人。

世人最好、最強大的,也不過是荊棘,也是至高自大,心不正直的,在神面前無善可陳,唯有憑神的恩典,因信稱義,才可以得救。

因信得生,可翻譯為因信而活。信必有其所信的對象,指出義人因信神的公義而活,只有對神的作為有信心的人,才可以憑信活着,過着信靠神的生活。雖然每一世代都有各種部行不義的事,各種令人難以正直為人的事情發生,但義人仍必因信而活,這種憑信心生活的人,因信而活,安息與相信神的公正公義的作為之中。

你今天是否因為好人不得志,而惡人當道而心中不平?惟有義人相信神公義的作為,才能因信而活,得安息。

信心的擁抱

孩子抓住媽媽,媽媽擁抱著孩子,孩子不失落,是因為誰抓任誰?信心是人抓住神的話,相信神,神必拯救,我們可以安心生活。

世人都是有罪,不管是迦勒底人或是猶大人,都是罪人,神為人類預備了一條路,就是因信稱義及成義之路。

這是唯一的路,沒有其他的路,只一條因信而稱義的路,隨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傳四章12節。


結論

現今教會的處境也像當日的以色列人,他們是讓進入群狼,整個世代都充滿了黑暗的權勢,基督徒主在敵黨神的勢力包圍之中,彷彿那些忘了國的以色列人,沒有政治權勢沒有軍事力量,藐視我們的人包圍着我們,無神主義者似乎越來越得勝,譏笑我們信仰的學說和理論,常常由那些在學術上、社會上有地位,受人敬重的人發表出來,造成一種對我們的信仰極不利的環境,使我們的信心搖動,前途似乎十分暗淡,但雖然如此,神卻在暗中看顧保守,直到萬物的結局來到,世上敵黨神,迫害教會的政權和偉人,逐一長埋地下,沒淪亡,教會仍然永存不需。哈巴谷用信心的眼光看到神那種永恆的勝利,而眼前環境上的痛苦、不安、紛擾、罪惡權勢的囂張、神兒女處境的惡劣、暗淡的前途,這一切的情況,絕不影響到神那種穩操勝券的大能。

那永活的神,在萬國萬代中掌管一切,惟義人因信得生。







討論問題

1. 你從否?有如下的經歷:向神禱告和等候很久,感到灰心,並以為神不聽你的禱告,但其後發覺神一直在聽你的禱告,並給你喜出望外的回覆?當時你的感受如何?請分享你在這一方面的經歷。
2. 先知哈巴谷的問題是什麼?在你過往信主的年日中,從否經歷先知哈巴谷那樣的信仰掙扎?請分享。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逆境中站穏,《哈巴谷書系列三》哈 3:1-19

 逆境中站穏

《哈巴谷書系列三》
哈巴谷書三章一至十九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3.03
粵語堂


引言


(Picture):阿拉木圖的滑地,站穏很困難
(Need)在逆境中很難站穏,容易失去信心,怎辦?人若跌倒,失去信仰,是非常可怕的事。 
(HP):如何在逆境中站穏?

經文:哈 3:1-19

上下文:兩次的申訴


結論是一首信心站穏的讚歌

預覽



一、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2-7
二、從祂到祢的力量,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8-19



一、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2-7

我聽見你的言語就懼怕(2a, 16),我看見你的作為就喜樂(2b, 18)

2a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言語就懼怕。
16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

聲音是消息、報告的意思,哈巴谷已經聽到神的作為的消息了。聽見是上文提到神說要審判猶大與巴比倫的罪惡,先知聽見了就懼怕。當人聽見神的作為,對神自然及直接的反應是懼怕,尤其是對神不太認識的人,更是如此,因為神的確是大而可為的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

神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意思是希望神可以使人知道他的作為。先知不單是要聽見神的消息,他更盼望看見神的作為。這看見是信心的看見,相信神會按他的旨意顯出神的作為。

18然而因耶和華,我要歡欣、我要喜樂,因救我的神

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從懼怕到喜樂 

信心的力量是偉大的,可以移山,神的作為還未發生,卻憑信心可以看見。 

當先知看見神的作為,認識神的慈愛及恩典,對神除了懼怕,產生了信心,因著這信心,他可以面對任何困難的環境,得到了生活的能力及秘訣,神信實的保證,就可以隨時喜樂,隨時得力,使他的腳穏行在高處,因著信心的看見,產生喜樂,這是哈巴谷從懼怕到喜樂的經歷。

信心的看見,心態改變

第一章的禱告:求神聽我的哀求(1:2)

1:2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我),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我)。

第三章的禱告:求神復興祢的作為(3:2)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

從我的哀求,應允我,拯救我的禱告,改變為「你的作為」,「求你顯明」。信心的看見,產生心態改變。

信心的看見,看見沒有信心的時候沒有看見的事。

例子:萬崇仁師得肝癌,不問:「為什麼是我?」而是問「為什麼不是我?」從我變為神你的作為。

信心的看見,看見神的作為,3-7

神榮耀的降臨,祂沒有缺席


3神從提幔而來;聖者從巴蘭山臨到。
(細拉)
他的榮光遮蔽諸天;頌讚充滿大地。 
4 他的輝煌如同日光;從他手裡射出光線,在其中藏著他的能力。 
5在他前面有瘟疫流行;在他腳下有熱症發出。 
6他站立,使地震動,觀看,趕散萬民。永久的山崩裂;長存的嶺塌陷;他的作為與古時一樣。 
7我見古珊的帳棚遭難,米甸的幔子戰兢。

神榮耀的降臨,祂沒有缺席。

神憐憫的作為,祂並不冷漠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求神記得要有憐憫,神對人的看顧如父母對兒女一樣,他不是降災與人,他並不冷漠 。

神公義的作為,祂並非無能

8耶和華啊,你乘在馬上,坐在得勝的車上,豈是不喜悅江河、向江河發怒氣、向洋海發憤恨嗎? 
9你的弓全然顯露,向眾支派所起的誓都是可信的。
(細拉)
你以江河分開大地。 
10山嶺見你,無不戰懼;大水氾濫過去,深淵發聲,洶湧翻騰(原文作向上舉手)。 
11因你的箭射出發光,你的槍閃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宮停住。 
12你發憤恨通行大地,發怒氣責打列國,如同打糧。 
13你出來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惡人家長的頭,露出他的腳(原文作根基),直到頸項。
(細拉) 
14你用敵人的戈矛刺透他戰士的頭;他們來如旋風,要將我們分散。他們所喜愛的是暗中吞吃貧民。 
15你乘馬踐踏紅海,就是踐踏洶湧的大水。

應用:如何才能看見神的作為?

從聽見到看見聖經中神的作為

例子:如讀約拿書,要看到神的作為;讀浪子的比喻,要明白神的心腸;讀亞伯拉罕,要看見順服神的祝福。

從聽見到看見生活中神的作為

例子:神無處不在,祂仍然作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自見神的作為。一位教授的經歷。


二、從祂到祢的力量,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8-19

從祂(3-7)到祢(8-15)的改變

祂(3-7)到祢(8-15)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能力、財富、軍隊),祂使我能站穏(目的)(19)

「主觀上」能超越「極差的心境」16

16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兢。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

「客觀上」能戰勝「極劣的環境」17-18

17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18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這兩節經文中所描述的環境,其實是絕望的,因為無論是屬世的以及屬靈的環境,都是不好的。在屬世的環境中,他們沒有了糧食,也沒有了無花果樹、葡萄樹、橄欖樹等的果子可吃。而在屬靈的環境中,他們沒有了可以獻祭的祭,牛及羊本是獻祭時不可或缺的祭品,但也都缺乏了。這是連屬靈的環境都不樂觀,難道神真的不眷顧嗎?這種情況,常常是更容易使我們灰心喪志,而很難克服的。

因此,在人而言是沒有盼望的環境,什麼都沒有了,但哈巴谷卻看見神自己,他就可以喜樂了。環境不可能由我們控制,但我們的心境卻能夠因着有神的同在而不會改變,我們是否願意抓住神,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若我們要抓住神、並與罪隔絕,就必得着神。當得着神之後,我們的心境就不會受環境所影響了。這是信心的能力。

「屬靈上」能站穏「極高的美境」19

19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這裏稱呼神為主耶和華,哈巴谷第一次申訴時,只用耶和華來稱呼神,第二次申訴時,則用耶和華我的神,到最後全書結束的時候,就變作主耶和華,直譯為我的主耶和華。

他使我的腳如眾母鹿,使我在我的眾高處踏步,用於比喻站立得穩的意思,神賜人力量,使人的道路完全,又可像母鹿的蹄,站穩高處,站立得穩,不在乎環境的高低,只在乎神給人完全的道路。因此我們在眾高處踏步,可以站立不動搖,面對任何環境,都不會失腳仆到。

應用:如何才能讓神成為我的力量?

富裕的挑戰

人在安逸的日子當中,以自己的勢力為神,認為自己不用神成為我的力量,在順景中容易靠自己,當逆境忽然來到的時候,才曉得倚靠神。

苦難的挑戰

人生有苦難,甚至有時神使用苦難成為他的工具,使我們迴轉歸向他,


結論

總結
萬師母的見証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Wednesday, January 31, 2024

轉化全地的教會,《教會系列四》弗 3:8-12

轉化全地的教會
《教會系列四》
以弗所書三章八節至十二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0.01.26
粵語堂


引言

這是第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的名畫《浪子回頭》,油畫是六呎七吋濶,8尺6寸高,現在陳設於聖彼得堡的博物館,有人說,這是人類最偉大的油畫,從油畫中我們認識這位畫家,林布蘭,他的才華,心思意念,透過這幅畫表現出來。


畫中的浪子,跪在父親的面前悔改,祈求父親的饒恕與接納,浪子在畫中在黑暗的背景中是光亮的,他身穿破爛的衣服,一對鞋都破爛,身上只有一把刀,在這危險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他是禿頭,代表著奴隸的經歷,現在悔改,靠在父親的胸前,父親彎著腰,歡迎接納他回家。


父親的袖子是土黃色,配上金橄欖色,加上腥紅色的披肩,成為和諧的美溫馨的表現,顯露畫畫的人的心思意念,父親的一雙手是畫中的焦點,左手比較大,是男性的手,右手比較少,顯露接納性,左手是父親的手,右手是母親的手,歡迎浪子歸家。


站在左邊的是浪子的哥哥,父親的大兒子,他站在高一級的台階上,抱著手,表情充滿否定與妒忌,畫中還有三個人並不在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比喻中,中間的女士可能是浪子的姐姐,或婢女,他旁邊的男人,穿著華美的衣服,可能是一位管家,管理家裏的財務,在左上角非常隱晦的女性,身穿名貴的首飾,可能這是浪子的母親,六個人物在一拱形的門口,歡迎浪子歸家。


這幅油畫展示作者的感情,思想,表達作者的才,華著名的神學家盧雲,曾經花三個月的時間,觀察這幅名畫,他從畫中看見作者林布蘭人生最後兩年的佳作,表明他內心又存著浪子的失落與大兒子在父富家中的失落同時存在,在林布蘭的畫中,明顯[地說,大兒子的失落比小兒子回家的路更困難。


今天,我們也像這油畫一樣,向世人顯示神我們身上所作其妙的工作,神拯救我們,並不是單打獨鬥,他將我們放在教會之中,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代表,向世人顯示他奇妙的作為,將他永恆的旨意告訴世人。

耶穌升天的時候,並沒有留下任何個人的物品,也沒有建立軍隊,沒有設立神學院,設立學校,什麼也沒有留下來,他吩咐門徒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在地上設立教會,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代表,就像這一幅畫一樣,神藉著教會向世人顯示他永恆的計劃與旨意,過去2000年教會的歷史,教會常常有好的日子,也有黑暗的日子,但神從來沒有放棄教會,他永恆的計畫是藉著教會向世人顯示,今天你或許對教會失望,但神從來沒有放棄他永恆的計劃,他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知道神的大能,你與我是神計劃中的一員,是使世人知道神奇妙的作為。


我愛教會,因為神愛教會,我一生經歷四個教會,第一間是我在香港的母會,香港華人基督會 會,只有幾百人,但卻是我從小長大,認識耶穌的教會,我愛華人基督會,因為神愛教會,要在教會顯示他的大能。


第二間教會是我來到休士頓讀大學的時候與神學院畢業回來事奉的教會,休士頓中國教會,我愛休士頓中國教會,因為神愛教會,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代表,是彰顯祂能力的地方,我在這個教會中成長,在教會中結婚,我兩個小孩子都是在這個教會服事的時候出生的,我在這教會服事15年,在同一個辦公室,在同一張椅子,在同一張桌子之前,與教會一同成長。


第三間教會是我在讀神學的時候的教會,達拉斯華人聖經教會,這教會當時只有一百多人,在達拉斯小的機場附近,我在這教會中認識了不少好朋友。


我在這教會中學習事奉,我第一篇的講道,是在這個教會中講的,我愛達拉斯聖經教會,因為神愛教會,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代表。


第四間教會是1997年建立福遍中國教會,我愛福遍中國教會,因為神愛福遍中國教會,要藉著福遍中國教會使世人知道神的大能。


今天的經文是以弗所書3章八至11節,以弗所書的主題是神永恆計劃中建立了新的人類,在基督裏,他使一切合而為一,基督為中心,以基督為榜樣,建立新的群體,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人與人因種族、年紀、經濟、能力、背景分離,死在罪惡過犯之中,神興起了教會,建立了新的人類,新的群體,這是神永恆的計劃,要藉著教會轉化世界。


8 雖然我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他還賜我這恩典,讓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 9 又使眾人都明白甚麼是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祕, 10 為要在現今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知道神百般的智慧。 11 這是照著神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完成的永恆的計劃。 12 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裏面放膽無懼,滿有自信地進到神面前。


3章八至12節,在希臘文一個句子,主動詞是在第八節,「賜我這恩典」,被動時態,這恩典是有冠詞,指神在基督裏,所賜特殊的恩典,這恩典有雙重的目的與意義,用兩個不定式動詞來表達,神將這恩典賜給保羅,讓保羅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盛傳給外邦人,又使眾人都明白神的奧秘,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知道神百般的智慧,十至12節,是結果,圍繞藉著教會,一切執政掌權的,知道神百般的智慧是神永恆的計劃在基督耶穌裏,使人可以放膽,無懼,滿有自信地進到神面前。

八至12節的主題是神,神的創造,神藉著教會,要使人知道神百般的智慧與永恒的計劃,使人可以到神的面前來。


保羅說,我雖然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我」放在句子的第一個字,是強調「我」保羅雖然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神還賜我這恩典,或許我們不明白保羅說這句說話的目的,他怎麼可能是聖徒中最小的還少,他是最偉大的使徒佈道家,是新約十三本書的作者,很難相信他是聖徒中最小的還少,我們要明白保羅的意思,並不是從成就中比較之下作的評語,他是自覺自己罪孽深重,與神的恩典相比,他是完全不配的,是罪人中的罪魁,是眾使徒中最小的一個,他的謙卑自知道罪孽深重與神的恩典成為強烈的對比,這恩典是有冠詞的,這恩典是使保羅能夠將基督傳給外邦人,並不認為是重擔苦差事,而是神的恩典。

第二個不定式的動詞指出這恩典是使眾人都明白神先前所隱藏,現今卻顯明的奧秘,這奧秘就是神在基督裏,要將一切在基督裏都要同歸於一,以基督為中心,以基督為榜樣,在基督裏,成為一,這是神永恆的計劃,這是歷史時間的神國新的計劃,一天一天地完成,我們朝著終極的計劃前進,耶穌回來的時候,一切在基督裏,都歸於一,這是神永恆的計劃。

我們是神的計劃的圖畫,使人要在我們身上,明白神永恆的計劃,神要藉著教會,使人知道神百般的智慧,在基督裏完成的旨意。

保羅用的字,我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蒙賜這恩典,不單止是給他,而已他只是眾聖徒中最小的一個,恩典也給所有的聖徒這恩典,是要我們去傳揚基督測不透的豐盛,只恩典要我們使眾人都明白神的旨意,在基督裏都歸為一了。

或許你認為,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與神永恆的計劃有什麼關係,我只是一個平信徒,一個青少年人,一個大學生,一個工作朝九晚五的員工,我有什麼能力,與神永恆的計劃有何關係,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信徒都要明白神的旨意,神拯救我們,並不是要我們為自己而活,我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不單止是上學,上班,食飯,睡覺,拿個學位,找一份工作,結婚生子而已,我們的生命就像這幅畫一樣,向世人顯示創造一切,是神美好的旨意,是在基督耶穌裏,使世人都歸為一體。


上週四,我遇見一位年輕人,25歲,和他交談當中,他告訴我這一代年輕人的孤單與懼怕,每日生活在 notification, email, text messages,好像跟很多的人連結,但心裏卻是非常孤單,無能力建立親密的關係,生活在劇變的世代中,有很多的恐懼,很多的害怕,在宇宙當中,孤獨一人向前行,這年輕人表達清楚,這一世代面臨的挑戰,神拯救我們是要我們與神和好建立親密的關係,他把我們放在教會之中,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並要差派我們出去,在世上為主做見證,我們是神所愛的,我們在群體中彼此相愛,我們就必事奉,向外伸展,見証神奇妙的作為,在基督裏使萬有都歸為一,基督是神計劃的中心,神永恒計劃的中心,但神是藉著教會使世人知道這奇妙的計劃與神的大能,神讓我們有這恩典成為他的見證人,並不是要加重我們的負擔,這恩典是神百般的智慧,照著神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完成的計劃。


注意這段經文中,許多被動的動詞:第八節,他還賜我這恩典是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秘,第十節,是神百般的智慧被人知道,都是被動的動詞,是神新主導的,他是神計劃中的推動者,他是一切在基督裏都歸為一,但在每一個被動的動詞之中,我們是受詞,這恩典是賜給我們,神百般的智慧要藉著教會藉著我們,讓西人知道的,我們是受詞,神是主動者,要透過我們成就他的旨意。

我們什麼時候彰顯了神的能力?神藉著我們的什麼?是他永恆的計劃被世人知道。以弗所書4至6章所描寫被聖靈充滿的生活,除舊更新的生活,彼此相愛的生活,敬拜神,不斷禱告,彼此相愛的生活,正是這屬靈的群體,教會裏合一見證,神藉著這樣的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知道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神在我們主耶穌基督裏所完成的永恆計劃。

十至十一節是結果,藉著教會神諸般的智慧與能力得以彰顯,我們就像這幅畫一樣,告訴世人神奇妙的作為,教會是神永恆計劃中的中心,藉著教會,神永恆的計劃成就,神愛教會,使用教會,我們也愛教會,要成為教會的粉絲,也成為 的隊員,一同建造教會,愛教會,讓教會成為神彰顯祂計劃的教會,藉著是一個連接詞,原文是指教會所做的,不單止是教會存在,更是指教會所做的一切,當我們合而為一,當我們彼此相,我們一同敬拜神,同心合意禱告,藉著教會神要使世人知道他的能力在基督裏彰顯。

不要放棄教會,不要放棄教會,雖然教會有各種的問題,但神仍然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掌權的,得知神百般的智慧,神沒有放棄教會,你也不能放棄教會,要為教會禱告,愛教會,藉著教會,見証神的大能,這是我們轉化全地的方法。




結論

最近,武漢肺炎日顯嚴重,在中國人的圈子中,帶來許多的恐慌,我們教會在這變動的世界中,扮演著一個什麼的角色?我們是否藉著教會世人知道神百般的智慧?

十多年前非典的經驗,同樣疫情嚴重,但在這時候,在北大清華這些學校中,基督徒團契就成立了,香港也有不少見證人,在這時候,向西人做見證,在基督耶穌裏永恆的盼望,今天在houston 面對肺炎的疫情,我們如何藉著教會,使世人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2020年福遍中國教會的異象是要做就門徒帶領人歸向基督,是要信仰傳承給下一代,跨文化宣教,這是復興教會的異象,但願神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知道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著神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完成永恆的計劃,邀請你同心合力,建立教會,愛教會,世界會成為神在地上的見證人。阿門!     





討論問題

1.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January 21, 2024

我信聖靈,《使徒信經系列三》

我信聖靈

《使徒信經系列三》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1.21
國語堂



引言

去年我去柬埔寨培訓一群從中國大陸出來的牧者,這是我第一次去柬埔寨,下了飛機之後,神學院安排人來接我飛機,並沒有說是誰,只給了我一個旅館的名字與電話號碼,我下到飛機之後,機場門口有很多人在接飛機,我並不知道接機的人長得什麼的模樣,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也看不見有旅館名字的汽車,柬埔寨人都不會說英文,也不說中文,我只懂得這兩種語言,非常有限,半小時之後,接飛機的人都接了人之後走了,只剩下我一個,我往那裏去找這一個接飛機的人,他在哪裏?他是什麼模樣?他是誰?

聖靈也是一樣,我們都知道他的名字,但我懷疑我們對他的認識不多,也不太清楚他長得什麼模樣,他什麼時候出現,他在哪裏,我們都不知道、不清楚,我們沒有見過他,與他的接觸也非常模糊。



使徒信經第三條是以「我信聖靈」開頭,只有這四個字,非常簡潔,關於聖靈是誰,什麼也沒有說,信經第一條,我信上帝,上帝到底是誰?上帝是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信經第二條,我信耶穌,耶穌到底是誰?耶穌是我們的主,是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信經第一條,我信聖靈,聖靈到底是誰?就什麼也沒有說。

為什麼我們對聖靈是那麼模糊?原因或者困難有四:

第一、從教義發展來看,聖經對於聖父與聖子的工作與特性,都有豐富而具體的資料可供研究。唯獨聖靈的資料是記不充分,又不具體,這從尼哥底母與耶穌基督論到聖靈的時候,這位猶太人的官,以色列人的先生(約3:10),舊約的專家,OT 的 PhD, 卻不明白聖靈的事,從他的迷惘可見舊約聖靈的教導是很少。到了新約,聖靈降臨之後,人對聖靈的了解還是很少,多了是很多對聖靈的誤解。

例如:我們把三位一體的神聖父聖子聖靈,聖靈常被稱為三一神的第三位,這說法好帶來誤解,三一神有尊卑之分,聖父差遣聖子來到世上,聖父與聖子差遣聖靈,聖靈好像是最遲才出現。到底是誰差聖靈來?都有分岐,東正教認為是聖父差聖靈、西方教會認為是聖父與聖子差聖靈,有很多的疑問。

第二、言語有限

我們的言語也很有限,沒法說清楚,我們能做的,最多是借用一些隠喻來幫助探索他的屬性。風、火、油等的隠喻只表達了聖靈某一方面的屬性,卻不能是全部分。我們的言語有限,就好像我不懂柬埔寨話一樣,怎麼描寫,連手勢都出動了,我也只能一知半解。

例如,聖靈用什麼的代名詞?用男性的代名詞「他」去形容聖靈,不是最好的做法,因為新約被翻譯為聖靈的希臘字是中性的,若用中性的「它」的代名詞,也不好,聖靈就好像是死物一樣,而用來指聖靈的希伯來文名詞則是女性的,如果用女性的代名詞「她」也不好。

所有用詞都不足以讓我們形容那位在我們有言語預先已經存在的聖靈,他不能被包含在其中,像他的名字「靈」(spirit)一樣,他是一個奧秘。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邀請我們去認識他,去開始一個需要終身,使命的旅程,對聖靈的尋索。

第三、經歷有限

我們對經歷聖靈,非常有限,也容易流於主觀,使我們對聖靈的了解,我信聖靈,變得非常空泛。

另一方面,當我們有了一些聖靈的經歷,過早肯定只有自己所了解的才是真理,別人了解的都是異端,成為了解聖靈的一大難處。所有教義的發展,都有修訂、更改,甚至是重寫的地方。但是資料不詳的聖靈論,人們卻拒絕作任何改變,並且認為作一點點的改變,即代表妥協或放棄立場。

聖靈既是靈,它有是隨意而行,可作萬事,工作範圍由創造、重生、復活,以致居住在每一位信徒的內心,這麼廣闊又複雜的工作,我怎可能說已經完全掌握呢?可見過早排斥與己見不同的思想,只會引起教會的分裂。

無限的存在

盲人摸象一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所摸到的部分是大象,以偏概全,卻時常堅持我摸到的就是聖靈。

例子:說方言是經歷聖靈最快的入門方法

首先我們要學習謙卑,學習聖靈的功課最忌自大,以為自己所思想、所經歷的,就是已經包含所有的範疇,謙卑的態度會減低學習的盲點,可以更多認識聖靈的工作。聖靈獨行奇事,他不需要經過教會投票通過才展開工作,我們需要留心聖靈在別的信仰群體中的工作,才有學習新知識、新領受的機會。這並不是等於來者不拒,完全接受別人對聖靈的主張,我們要用心學和用心想,嘗試經歷他,因為認識聖靈不單靠學習和思想,我們也需要親身去經歷。

第四、很容易勿略了聖靈的重要

聖靈與人相遇的經歷千變萬化,使人容易害怕,受靈恩運動的影响,害怕。而勿略了聖靈工作的重要。

第一條信經的對象是神,第二條是關於神人,耶穌基督,第三條是關於人,關於聖靈在人身上的工作。由我信聖靈一句開始,以下的五句是說聖靈的再創造工作: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我信聖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體復活,
我信永生。

強調的是聖靈的再創造工作,藉著聖靈我們在基督裡成為新的人,所以我們相信教會(新團體);我們相信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藉著聖靈我們在基督裡新關係,我們相信復活(新存在)和我們相信永生(新實現)。

全是關於信仰群體,教會及耶穌再來的。第三條聖經的對象不是獨立的個人,而是一個有份於神的群體。神參與我們的生活及歷史,是聖靈的工作,是聖靈使人與神可以相交,使人對神有盼望,我們必須先經歷聖靈,才可以明白他。

三點:



一、聖靈的名字
二、聖靈的大能生命更新
三、如何與生命的大能者相遇

一、聖靈的名字代表祂的身分

聖經的描述:


聖靈(Holy Spirit)詩51:11;賽63:10;太1:18 分別出來,與眾不同,獨特的神。
聖靈是指被分別出來的那位,聖最好的翻譯是指他的獨特性,分別出來的,不是指他聖潔無罪。他在許多方面與眾不同,他的屬性不但表示他是獨特的,也表明他樂意幫助那些願意與他同行的人。聖靈有一個明顯的特性,是他選擇與聖徒同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培育他們,並且幫助他們在行事為人上必得更像耶穌。他是一位體貼、充滿動力、完美的引導者。


基督的靈(the spirit of Christ)彼前1:11;主的靈(the Spirit of the Lord)林後3:17;神的靈(the Spirit of God, the Ruach Elohim)創1:2;太3:16;耶和華的靈(the Spirit of YHWH, Ruach YHWH)賽11:2

在三位一體的觀念中,聖靈佔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是透過聖靈的來住,我們才能認識父神及基督,並且與他們建立關係,另外,也是藉着同一位聖靈的來住,我們才得到更新轉化,叫我們更像基督的樣式。


其它的名字都與聖靈的工作有關:保惠師的聖靈(paraclete)-- 在身邊向你說話、安慰你、幫助你(helper)約14:16;16:7;真理的靈(the Spirit of truth)約15:26;16:13;賜生命的靈(the Spirit of life)羅8:2;永遠的靈(the age-during Spirit)獻上基督,希9:14

聖經中有不少與聖靈有關的隠喻,幫助我們明白聖靈的屬性及工作。但在解說這些隠喻時,我們必須小心,因為同樣的隱喻,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指不同的意思,而且隠喻只是代表聖靈一方面工作,並不是全部,隠喻用A來說明B,B是什麼?

油,撒母耳記上16章13節


聖經用油來形容聖靈,大衛在被先知撒母耳膏抺後,聖靈便湧進大衛裏面,油去隠喻聖靈,被膏的觀念是和聖靈澆灌在人的心中有關,聖靈降臨使人得着能力,去履行一項責任、或是完成一件事。基本上,那些被由膏抺的,是那些被神揀選、並且被托付重大責任的人。膏抺的過程是他們在自己的新崗位上堅定不移,也讓他們知道,從現在開始,從神來的能力會臨到他們身上,以致他們能夠完成他們的使命。今天,聖靈是如此參與在信徒的生命裏,提供信徒過身生活的機會,並分派新的使命給他們,賜能力與恩賜幫助信徒完成神為他們設立的目標,那位滿有權柄的聖靈,他們、差遣及賜下能力,叫信徒能完成神所設立的目標。

火,馬太福音三章11節


施洗約翰說,耶穌要用聖靈與火給人施洗,聖靈與火成為同義詞,用火去形容聖靈。在聖靈裏受洗,從此要過一種不同的生活,跟隨神,與神認同。聖靈住在信徒生命中,帶來更生與改變,用火施洗,約翰所指的,是火能潔淨的功效,叫信徒脫離罪,幫助他們過聖潔的生活。火試煉政信徒的火,聖靈的角色就是洗淨和更新,神的降臨是以火為記號,是忌邪聖潔的神,要潔淨一切不潔的事。經過火的試驗試煉,新的生命也就能展開了,雖然更新的過程有時是痛苦的,而且代價高昂。

2003年8月13日,在瑞士發生一場,近代史上最大的森林大火,燒毁了200,000棵樹,一年之後,表面上看來,森林中一點生物的跡象都沒有,後來發現原來有的植物陸續出現,種類和大火之前更多,兩年後,曾被火焚燒的樹林中出現的植物,比大火前還多,佈滿整片土地,一片欣欣向榮。其中還出現了一種草莓類的植物,是大火切沒有的,大火帶來了生長,聖靈的火也同樣帶來屬靈生命的成長,聖靈的火是促進人生命今生最重要的催化劑,他的工作是消防他在信徒生命中埋下的火源,叫信徒成長,並且除去所有會阻擾他們成長的東西,他就是那段生命的火焰。

風,使徒行傳二章2節


聖靈被形容為像一陣強風。約翰福音三章八節,耶穌將聖靈比喻為風,B 的意思是,信徒可以經歷與聖靈的關係,正如人可以聽到風的聲音,信徒也可以經歷與聖靈的關係,就像人沒法控制風,人也沒法控制聖靈,我們不可能完全正確地知道風在哪裏吹,什麼時候吹,向那個方向吹,同樣地,聖靈完全憑他的意思做事,他掌管一切。當活潑的聖靈臨到時,生命變得已更新改變。

有些人再踏上信仰之旅前,先經歷一些彰顯神大有能力的事,幫助他們相信耶穌,而對有些人來說,整個信仰旅程比較自然,如同和風一般的聖靈,把它們帶到救主面前。

基本上,風不可預測的,聖經對風有不同的描述:它可以是輕柔的(創世記三章八節,約翰福音20章22節),也可是強烈的(出埃及記15章第八節),只要我們嘗試放風箏,就會明白風是如何隨意操縱風箏,我們無法預測風箏會吹到往那一個方向,風吹着自己的意思吹,就是這個意思。同樣地,聖靈是一股相當神秘的力量,我們不能完全理解,我們必須以謙卑的態度去尋求祂,認識他,經歷祂的大能。

風是可以體會的,聖靈願意讓信徒去經歷祂,聖靈樂意在靈性、情感、理智及身體層面上影響信徒,聖靈有大能力掌管人的生命,他是掌權的、不可被操縱的,活潑的,信徒可以在理性層面上認識他,在感情層面上上經歷祂,完全信靠祂,他不離不棄,一直與他們同在。聖靈是信徒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聖靈是賜力量的那一位,叫信徒的生命起飛,有時,他的力量強大,時速500公里,離地30公里高,吹強烈的風,有時,他像把一片葉子托起、又在幾步之遙把它放下的一陣風,聖靈也是這樣觸動那些他所看顧的人。

聖經往往用隱語來表達聖靈的特性,這並不奇怪,因為基本上,聖靈是難以禪譯的。文字圖像把聖靈和我們經驗裏所認知的東西作比較,讓人有可能去探索聖靈。幫助我們多一點明白他的特性,聖靈就像宇宙穹蒼一樣,永遠探索不完,永遠叫人感到驚訝。聖靈是一位無限的神,我們需要不斷地尋問、解困、探索,發現,聖靈期待我們不斷與他相遇,不是為了要我們完全明白他或解釋他是誰,而是要我們與他更親密地同工和同行。

聖經作者所看重的,對讀者的要求,是聖靈在實際層面上的重要性,要我們知道如何能夠和聖靈同行,聖靈為我們生命會帶來什麼實質的不同,當聖經作者提到聖靈時,他們會簡略地介紹他然後接下來的,是要知道這資訊如何幫助我們對聖靈作出適當的回應。聖經作者的希望,是人與聖靈相遇後,帶來真實的、活潑的改變。


二、聖靈的工作

聖經的描述:

聖靈是神給力的同在,使人生命更新與改變



他會說話,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聆聽他,我們可以與他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與他同行,學習辨別他的聲音,並且回應他對我們的指引。

聖靈是我們要與之相遇與經歷的。費衣(Fee)非常強調這一點,聖靈不單是一個信條,他更是那神滿有大能的臨在。聖經作者看重的,是探索他的各種行動,而不是全面性地了解他的實質,聖經所關心的,是他各種角色,而不是他是否存在。他們毫不懷疑他的存在,他們說想知道的,是聖靈如何可以改變他們,而不是他們如何可以更了解他。因為他們知道,聖靈是不可能完全被解釋清楚的,卻盼望我們去經歷祂,甚至聖靈不可能完全被理解的,但我們渴望與他相遇,渴慕可以觸摸他,被他轉變,成為屬於聖靈的人。

聖靈積極參與在救恩的過程(林前六章11節, 12章三節、13節,來二章四節,六章四節,九章八節、14節, 10章29節),他委身於幫助信徒過分別為聖的生活(羅馬書一章四節,肯定他們,約翰一書三章24節,四章13節),聖靈主動地在倫理及靈性上更新他們(林後八章16至18節,六章六至七節),感動他們、賜力量給他們。如果我們被聖靈管理,我們將會因聖靈那給力的同在而受益。我們將會結出聖靈的果子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越來越反映他的性情(加拉太書五章22至六章一節)。

在聖徒追求靈命成長的過程中,聖靈是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他是叫人能進入神國的那一位(約翰福音三章五至六節),他向信徒啟示,他們已成為神的後嗣(羅馬書八章15至16節),並且知道這事實所帶來的各種權利和責任,叫我們明白,我們如何可以與父神建立關係,經歷永生。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臨在就是明証,證明信徒是真正的兒女(羅馬書八章九節)。

聖靈為所有信徒提供各種資源,並且期待在每一項他所交付他們的使命上,都敏銳地使用這些資源。因此,祂為了讓所有的人蒙恩而賜下不同的恩賜,鼓勵並啟發信徒去傳福音,傳講神的話,說語言及使用其他恩賜。他建立教會成為一個身體,為生於信徒的合一,並且歡迎來自不同族類背景的人,進入這身體,因此信徒必須明白持守合一的重要,並要保護他,保護無價之保一樣。聖靈定意要與信徒建立關係,並且確保這關係也包括聖父及聖子。信徒要經歷聖靈,並且享受他的同在,這是好得無比的。

因為聖靈內住在信徒心中,而他也是神,因此他能幫助信徒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且與主耶穌一起作信徒與神之間的中部,提前二章四至五節。聖靈為神的編舞(Pinnock),並且幫助信徒加入。當他們與神共舞時,他從旁指導。換句話說,在一個無所不在、神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聖靈激發信徒、充滿他們,賜他們能力、鼓勵他們,支持、肯定他們。聖靈超越時空,卻與每一位信徒緊密同行。他是耶穌賜給聖靈的恩賜,但他是神,他把自己賜給教會作為禮物。

聖經的作者所闡譯的聖靈,是一位活潑又樂於和信徒接觸的神。聖靈以不同的方式與信徒相遇,相遇的方式端賴乎每一位信徒的性情、氣質,或是那人當時的處境而定。我們必須留意,不能把聖靈在某一個場合的表現,當作是標準的模式,因為這位活潑而具創意的聖靈,有能力以最適合每一位信徒的方式和他們相遇。

有些人在嘈雜的敬拜中遇見神,有些則在靜默中與主相遇,有些人在熱鬧的市區中遇見神,有些則在安靜的鄉間與主相遇,有些人在情感的深處遇見神,有些人則在心智中遇着相遇,有些人在禱告中遇見神,有些則在讀經中與主相遇,有些人常常感受到神的臨在,有些則比較少。

無論遵途以什麼形式與主相遇,最重要的,是要和神建立關係,容許他帶領信徒進入任何經歷裏面。當信徒經歷這些事,要好好地享受,若沒有經歷,也要好好享受聖靈的臨在。

有名的釋經講道家 John MacArthur 在一個講道的研習會中曾這樣分享:

我無法測量它。 我無法量化它。 我感覺不到。 我不知道聖靈在做什麼; 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這樣做,什麼時候不這樣做。 事實上,我已經說過這一點,但有時講道時有很大的自由,你感覺有什麼東西在牽引著你,你比你應該做的更好。 你會覺得它是有凝聚力的,團結在一起,並且有效的。 祂照亮了我心中的話語,並增強了我的熱情。

把客觀的真理變為主觀的經歷



直述語法說的是真理,這些真理跟著是是命令語法的行為操守,(indicative to imperative)。

相信耶穌基督的信心是真理直述語法,在聖靈裡生活,順著聖靈行事是命令;
基督在十字架上捨了自己,我們藉信與基督聯合是事實直述語法,在聖靈裡我們活出向神活的生命是命令;
在基督裡得自由,脫離了律法的咒詛是直述語法,憑信接受的真理,在聖靈裡不再受律法行為的奴役是命令,不放縱肉體的情慾是命令;相信基督的信心,變為肢體彼此相愛的生活。

把客觀的真理變為我們主觀的經歷是聖靈的工作。

例:敬拜

感恩

引導

知罪、認罪、捨罪

凡事常感恩神

在患難以喜樂

生命的成長

第三、如何體會聖靈?

經歷聖靈的工作?



不可叫聖靈担憂,弗4:30;被聖靈充滿,弗5:18
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順著聖靈而行,加5:16

現在我們需要真的去明白什麽是順著聖靈而行?靠聖靈生活是什麽意思?這都是很抽象的觀念,實際上如何去實踐?



「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16)進一步解釋上一小段(13-15)的主旨,要達到這目標的秘訣是在於倚靠聖靈,以下是13 與 16 節交叉排列的結構,表明了愛心與聖靈的密切關係:

A     不要將這自由變成肉體活動的機會(13b)
B      卻要以愛心彼此服事(13c)
B'     要倚靠著聖靈而行(16b)
A'     就不會滿足肉體的私慾(16c)

靠著聖靈行事是保羅倫理獨特主要概念,靠著聖靈才能以愛心互相服事,順者聖靈而「行」這動詞(περιπατέω)(命令式)指「生活行事」,是希伯來語的語法,與「活」同義(live by the Spirit, NIV),意即生活的實踐,「行」的形容語是「順著聖靈」,原文只是一個字,方法的間接受格的靈字(dative of means, Wallace),「靠聖靈行事」(新世)是比較準確的譯法,順著聖靈而行(16)與靠聖靈行事(25)基本上意思相同,live by the Spirit is the same as walk by the Spirit. 原文為現在時態,即不斷地讓聖靈使你們得著力量,表達繼續的行動。這命令暗示,聖靈所賜的力量足以使信徒有愛心去履行愛的命令的要求,律法卻不能。保羅沒有解釋怎樣靠聖靈行事為人(How to),我們真希望他多寫幾節經文,告訴我們如何順著靈而行!

可能保羅認為這是加拉太信徒都已經知道的事,是可觸摸和可見的方式實在經歷得到的,無需再提!

保羅在本節的呼籲是:加拉太人如何以聖靈開始(三 3),他們也要繼續倚靠聖靈來行事為人。信主的時候,我們自認無力自救,而相信接受神的話,仰望十字架,憑信與基督連結,成為神的兒女!信主之後,靠聖靈行事也是用一方法,自認自由無能為力活出基督徒的生活,主觀的經歷生命的改變是憑信心相信神的話,仰望十字架的恩,願意依靠神,順服神的旨意,聖靈就賜下能力去遵守神的命令,靠聖靈得生,靠聖靈行事!

根據保羅的提示,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屬靈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信主的時候經歷聖靈的工作實際是如何,同樣繼續靠聖靈行事也應是一樣。

1)我們信主的經歷都有不同的經歷,有些是聽了很久的道,有些是第一次聽就相信,而聖靈的工作有些是很神奇的,有些是很平淡的,但都包括你願意,做一個決定,相信福音,這決定有聖靈的工作,是靠聖靈做的。所以我相信靠聖靈而行的經歷會有很多不同的經歷,不是單一色,可以抄作的。

2)正如我們信主的時候一樣,靠聖靈的能力而行,不是一種熱的充滿(hot filling),換句話說,是你可以控制的,你靠聖靈而行,不是鬼上身,身不由己,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這是稱為熱充滿,聖靈不會把你的自由意志拿走,祂給你能力行,是你去行,這是靠著聖靈去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

3)靠聖靈行事的結果: 「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二者是命令與應許的關係,「靠著聖靈行事」是命令,「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是命令的應許,命令的要旨正是命令的應許。你如何知道你是靠著聖靈行事?從結果就知道,當你不放縱肉體的情慾的時候,你知道你一定是靠聖靈而行,從果你可以審判定。

所以什麽時候,你順著自己的情慾去作,你什麽時候就不是靠聖靈而行,保羅沒有直接解釋如何靠聖靈行事,他只把命令的結果(應許)告訴我們。

情慾的事情是顯易可見的,19-21 節說了很十五件,當你犯姦淫,看淫亂的網站,黃色的刋物,發脾氣,爭吵,怨恨... 等情慾的事情,我不論你口裡說什麽向聖靈開放,不論多屬靈,你不是靠聖靈而行,靠聖靈而行的人,必定不放縱肉體的情慾的,這是神的應許!

我的經驗,情慾的事情是很難控制的,陷下去,很難立刻就停止,就算你求神幫助你,你在發怒的時候,氣在頭上,很難可以出來,不是沒有可能,我也不是說聖靈的能力沒用,而是這不是聖靈作事的方法,祂不強迫你,聖靈在感動你,催迫你,你知道聖靈要的是什麽,只要你願意去靠聖靈去行,你是可以停下來,不放縱肉體的私慾,可是卻是不容易,需要操練,聖靈是從裡面
更新你的,下文聖靈的果子都是內在的品格,從裡面品格的改變,產生外在的行為改變。

唐牧師指出,聖靈的感動無處不在:「(祂) 像火一樣,把熱情放在我們裡面,把愛的動力放在我們裡面,激發我們、推動我們、改變我們、刺激我們,使我們做應當合神心意的工作。」但是當我們撲滅聖靈的火焰的時候,就會重新落入陳舊的生活。

「聖靈啊,當你感動我的時候,我不消滅,我要順從」

結論



憑信心被聖靈充滿,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討論問題

1. 請用你自己的話,回答聖靈是誰?信徒與祂的關係是什麼?
2. 聖靈如油、如火、如風是什麼意思?對你有什麼實際的經歷?
3. 聖靈如何幫助我們生命更新?請舉些實際的例子說明。
4. 如何順著聖靈而行?如何不叫聖靈担憂?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